向着光亮那方
扬州市通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财务部 顾阳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题记
2015年的夏天,在某大学校园的图书馆里,活跃着一群忙于论文答辩的稚嫩学生,他们在翻阅着各种文献资料,相互一起学习、交流、探索,稍有眉目,随即而来的便是此起彼伏的急促的键盘敲击声,这群满怀理想的年轻人迫切的想要去记录他们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想把这些独到的看法和对知识的理解写进毕业论文里,最后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然后带上老师的祝福步入充满挑战的社会,开始人生新的征途,那时的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常挂在他们嘴边口号便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知不觉,不情不愿,还没来得及跟时间摩拳擦掌,乍然惊觉已进入2019年的夏天,有句略显文艺的歌词写到“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弹指一挥间大学时光离我越来越远,今年的这个夏天已是我离开大学校门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我步入职场的第四个年头。今年3月感谢公司领导给予了我一个在公司学习的机会,我有幸加入了通达建设这个大家庭,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相处,我发觉公司是一个温暖又充满正能量的集体,5月份公司开展了“全员阅读增自信,追赶超越谋发展百日读书活动”,也是因为这场活动,让我有幸接触到了刘士欣老师编写的《知行八谈-感悟做人做事做官》这本书。乍看书名,对于我们这群90后来说肯定会先入为主会被我们果断的贴上说教、枯燥的标签,但当我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时,发现跟我之前接触到的写人生感悟一类的书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刘士欣老师在这本书里谈到学习时,他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决定人生。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我想拿出来分享一下,曾今有个学生,高考时名落孙山,众人都觉得她会考取一个好大学,不曾料到她竟考了一个很普通的大专,3年的大专生活很快过去了,与她一同入学的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就业,可她偏偏做了另外一个选择继续学习,她觉得3年的时间学到的知识太少了,同时也是想弥补下当时高考没考好的遗憾,于是她大专毕业后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
大专毕业想再提升学历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多种,转本,接本,自学考试,但众所周知,自学考试是几种方式里含金量最高,但同样难度也是最大的,但是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这种最难的方式,她父母觉得大专3年读出来然后找一份简单的工作,嫁个好人家就可以了,所以在自学考试这条路上其实他家人是不怎么看好她也并不是很支持她的,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改变她想继续学习的初衷,为了能够心无旁骛的学习,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很小的房子,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一边兼职一边学习,常常是5、6点就起床,深夜才入睡,一天就几个小时的睡眠,也没有一些娱乐时间,可她也坚持下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本科读完,似乎还不能满足她求职的渴望,她又继续考研了,上天总会眷顾一直努力的人,她的研究生梦也实现了,当我问她你已经考入本科完成心愿了,为什么还要再考研,她却很风趣的回答,我觉得硕士服比学士服好看,就想再穿上硕士服感受下,其实从她的眼神里能看到她不单单是想穿个硕士服,更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执著,她就是我大学的专业老师,也是对我影响很深的人生导师。
我的大学老师如果当时没有坚持自己的初心哪有她后来的发展,说不定她早就在家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相夫教子、洗手做羹汤了。现在仍然和她保持着联系,听到她说中级会计职称考过了,现在在考CPA,CPA也过了几门,剩下的几门一直在斗争,每每听到她这么说,总会激起我的一腔热血,懈怠的我会从重燃起学习的热情。我想这应该就是榜样的力量,会一直激励、一直鼓舞身边的每个人,不忘初心、自强不息。
学习决定人生,往大了说学习也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刘士欣老师在书中写道“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不断学习新知识是发展、进步的关键,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不会忽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是知识让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知识让高尔基扼住命运的咽喉;是知识让轮椅上的霍金,成为全世界的骄傲!没有五四运动的启蒙,哪有现代中国,没有新文化运动,何谈中国之崛起,鲁迅先生之言犹在耳畔。是知识的人民挽救了中国,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命运;是知识的人民建设了中国,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复兴;是知识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人生有涯知无涯,学海泛舟迎朝霞,书山有路勤为径,腹有诗书气自华,90后的我们更应该坚持这份学习的热情,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乐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很多人潜意识里都认为我就是金子,为什么总发不了光,实际上他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到底是不是金子不是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里,而是存在于做了哪些闪闪发光的事情。
刘士欣老师在书中写到“有为有位的观念”很值得我们当代90后深思学习,他说道“有为”是指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努力进取,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拿出看的见摸得着的成果。“有为”通常是指所在的岗位,所处的职位和地位。有为才能有位。我们这辈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出生的年代衣食无忧,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特立独行,骄横跋扈,是很多人对我们的90后最初的印象,我们的形式做派一向不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我也不例外,刚开始离开象牙塔踏入社会时,就信誓旦旦想着自己工作就能拿高薪水,就可以在父母面前炫耀,证明自己是可以自食其力的,现实情况却很无情的在打脸,当我还没来得及还没能熟悉职场的游戏规则,没做任何工功课时,工作上的问题就迎面而来,直击内心的便是原来工作是挺复杂的,工资是没有那么高的时间也不是那么自由,迟到也是会被批评和扣工资的。
我自己就亲生经历过工作中的一桩事情,在我先前工作过的一家单位,就被当时的领导很直截了当的指出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财务人员每个月结束要整理凭证,进行装订,领导把这份工作交给我时,心里一阵窃喜,小事一桩,没问题的,我开始很用心,也很吃力的进行着装订,完成后让领导核查,结果还是差强人意,她直接说我装的这个不合格,领导说他们当时才到单位就是装凭证,一装就是大半年,而且要求很严格,每页每角必须整齐,串线、包角、打孔,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稍有差池,便会被斥责,不得不承认她装订起来的凭证,看着真叫人赏心悦目,也不得不承认,她是下过功夫才能做成这样的。
所以我一点也不迁怒于他当时当面指出我的不足,反而我很感激他,刘士欣老师一书中提到“位不是天生的,没有人生下来就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受人敬仰。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中,大多数杰出人士,都是在“无位”时努力“有为”,从而在历史的书页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之前那位领导要不是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刻苦钻研,也不会有她如今的地位成就。正所谓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我们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应该珍惜如今现有的好资源、好机会、好环境,在工作中,虚心跟前辈学习,不断超越自己,加倍努力,才能铸就更大的业绩和作为,才能在人生和事业中实现突破和飞跃。始终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之前在网络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养儿防老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已过时,现在养儿不啃老已是万幸”,我不知道写这句话的人对孩子是有多大的成见,我觉得不管是防老还是啃老,和父母一开始的教育脱不了干系,最近比较火的抖音APP上有一句话被无数次点赞,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看到有一个很感动的答案: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孩子不求完美,不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为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就好。我相信这句话被很多人点赞的同时也被很多人质疑,根本就不现实的事情,你对孩子无欲无求,但周遭的环境,周遭的人,也一样会对你的孩子宽容和慈爱吗?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作为90后新手妈妈,我的观点可能不太成熟,但我是认为我们父母要做的,并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寸步不离,而是正确的引导他们,把独立思考和做决定的机会留给他们。
刘士欣老师在谈到教育这块时指出,好环境造就好孩子。家庭是人生历程的重要课堂,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我想到发生在我家中的一次事情,一次亲戚家孩子来我们家做客,到午饭的时间我们都已经落座,那孩子在亲戚的催促下慢吞吞的走近餐桌,一脸不高兴嘴里还嘟嚷着:“坏奶奶,我要看手机,不给看手机我就不吃饭”,亲戚一顿哄“奶奶今天没带手机,我们今天不看手机,快点吃完,奶奶带你去买玩具”,孩子一听这话就更急了,后来弄的没办法,只好借我手机给他看动画片,才勉强把饭骗了吃下去,谈笑间跟孩子交:“吃饭看手机是不好的习惯,对小朋友的眼睛也不好呢!”他白了我一眼理所应当的回应道:“我爸吃饭时也玩手机,他还打游戏呢,怎么没人说他不好呢?”弄的我们一脸尴尬,一时语塞,其实孩子吃饭要玩手机看视频不在少数,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把眼镜戴在眼睛上了,父母只要孩子不闹,给他们一部手机或者一部平板,就万事大吉,更有父母是手机不离手,打游戏看视频,孩子问什么都敷衍了事,爱搭不理,殊不知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也会染上一直看手机的坏习惯。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让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努力做成什么样的人。我们总说怎么教育孩子,其实用一份普通的心、一份大将的爱,一份再忙也要陪陪他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时给孩子鼓励,教育孩子学会珍惜,身体力行做表率,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合上刘士欣老师的这本《知行八谈—感悟做人做事做官》厚厚一本书,读罢,受益匪浅,刘士欣老师用心良苦,把自己多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之感融入此书之中,赤诚之心,跃然于纸上。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于我们90后来说,如果不努力,不奋斗我们可能随时会面临一无所有,但当我们面临一些困境时我们必须拿出巍然屹立的决心,才能到达人生的巅峰。
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随光明,照亮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