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文化生活
“不忘初心.汇聚先锋正能量”获奖征文(二等奖)2
作者: 发布时间:2019-7-9 9:42:32 浏览次数:1328

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扬州市通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部 张鑫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确定了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除此之外,主题教育还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内容;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关键是“一体化”和“高质量”,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之初性本善代表最开始的初心,当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人,通过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不断的学习和认知,慢慢建立起完整的独立的思想,初心让你开始,使命让你坚持,梦想让你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变,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保持自己最本质的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不忘本,永葆本色,敢于担当。作为一名投身于建筑行业的生产管理人员,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在温暖和煦的春天,骄阳似火的盛夏,落叶飘零的秋天,滴水成冰的严冬,我们走进如火如荼的施工场地,头戴沾有灰尘的安全帽,脚穿安全生产的防滑鞋,伴随着一线工人辛苦工作的喘息声和生产机械的轰鸣声,穿梭在坑坑洼洼的施工道路中,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质量关口,保证生产进度的同时,确保质量合格和施工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的关键。工程施工中切实把工程质量管理摆在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首先,生产管理人员要严格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结合具体操作部位,重点难点,四新,细致全面的进行交底,不同部位、不同工艺、不同工种、不同季节均要分别进行交底。书面交底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完整、签字存档。交底完成后进行生产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现违章作业和指挥应立即制止限其整改,对不符合规范要求、企业标准要求和设计文件要求的,限期整改并通过复验。生产过程验收,重点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执行,不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填写验收记录,签字盖章存档。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格遵守公司质量管理制度,一质量例会制度,把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交流,群策群力,搞好施工质量;二质量检查制度,试块取样专人负责,专人送检,报告不弄虚作假;三质量保修制度,属于保修范围,必须无条件立即派人处理,其他情况协商处理;四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发生事故时,首先救助伤员,保护现场,然后及时上报不得隐瞒,积极配合事故调查;五质量奖惩制度,争做优质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的核心。以人为本,保证员工在施工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规范安全生产,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伤亡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施工安全管理走向科技化、规范化、法制化。
作为一名基层的施工管理人员,首先应加强自我安全意识,不断深入学习,参加教育培训。深入施工现场每道工序,掌握安全重点部位的情况,检查各种防护措施是否规范、到位,应积极纠正危险生产操作和指挥,告知他们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发现危机员工生命的重大隐患立即责令停止作业,组织撤离并及时报告。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注意冰冻防滑;班前班后日常生产工作检查;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衣物;坚决落实安全奖惩制度,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安全事故的,严格对其进行处罚。积极争做安全生产,文明工地。
安全和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生产中一定要求安全保质量。不能因为生产工期紧,就放弃追求质量,甚至牺牲安全,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最强防线就是安全和质量,这就是初心和使命。工作中赋予我们责任和义务,做好自己的工作,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能因为私人情感,利益诱惑而迷失自己,亵渎工作的意义,这样不仅放弃了自己,也危害了公共人员,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学习,筑梦前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不忘初心,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敢为人先,壮志凌云,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积极投入企业管理,不能因为不在高层管理人员之列,就放弃自身的约束,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科技,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探索,牢记使命,这样我们在前行的道路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走的稳当,走的正确,走的更坚挺,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

Copyright © 2014 扬州市通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36502号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145 号
·江苏·扬州市龙城路四十六号 邮编:225200 TEL:0514-86552577 FAX:0514-86552577